《辽宁日报》头版报道:何氏眼科用创新开启光明多彩世界

  • 2018-07-11 10:40:00
  • 辽宁日报


  6月8日,沈阳。在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第一届眼科大会暨中国眼基因组计划启动仪式上,来自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盲校的17岁少年陆荣开大步走上台。

辽宁日报-何氏眼科1.jpg

  他是何氏眼科集团通过眼基因筛查项目发现的第一例可治愈遗传眼病患者,公益手术后复明。

  这也意味着,未来,随着生命密码的破译,基因治疗将开拓眼病防治的全新领域。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伴随“科教兴国”战略而生的何氏眼科,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后加速成长。

辽宁日报-何氏眼科2.jpg

  从创办初期的小诊所,到今天集医疗、教育、科研转化于一体的民营企业集团,何氏眼科集团的发展历程,正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辽宁老工业基地生动实践的缩影。

  医疗惠民,创建精准扶贫模式

  何伟、何向东、付丽芳三位博士在回国创办何氏眼科前,何伟每年回国两次义诊,每天都有上百人排队等候。“当时没有足够的医生,没有先进的技术,也没有一个好的医疗扶贫模式。”何伟对此记忆犹新。

辽宁日报-何氏眼科3.jpg

  医者仁心。为让更多的患者复明,何氏眼科创建伊始就坚持创新医疗、技术惠民,几十年初心不改,成为以防盲治盲为目标的眼科机构。

  从初期的义诊、办讲座搞科普,到培训医生、构建网络,在20多年的实践中,何氏眼科逐渐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三级防盲治盲扶贫模式,形成了以大数据为平台的智能医疗体系,实现“市、县、乡镇”远程医疗互联互通,将高端技术、高端人才通过云平台下沉至基层。

  基于科技创新的公益行动,有着持久的生命力。

  在锦州凌海市,一个家族5代人中,19人出现夜盲甚至失明。今年2月,何伟与其他专家一起,通过云医疗平台,共同为这个家族远程会诊。视网膜色素变性,这个埋在65口人家族中的基因被筛查出来。

  远程诊断、远程会诊、远程监护、远程教育,让基层共享中心城市的医疗资源,百姓在家门口便可实现眼疾的早期防控。

辽宁日报-何氏眼科4.jpg

  借助三级防盲治盲扶贫模式,国家有关部委开展的“科技惠民计划”项目、“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第三期项目、“光明扶贫工程”项目等纷纷落户辽宁。

  如今,防盲治盲扶贫模式被纳入全国“人民健康公益平台扶贫案例库”,已从辽宁推广到贵州,还将陆续推广到云南、河北等5省,并计划逐渐实现全国覆盖。

  截至目前,何氏眼科集团免费服务3000万人次,公益筛查患者180.3万人,为10万名贫困患者做了公益复明手术,免费培训5万名基层医生。

  科技创新,培育核心技术人才

  何氏眼科创新型防盲治盲扶贫模式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

  “中国防盲治盲的瓶颈不是资金,而是人才与核心技术。”基于这一认识,何伟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何伟深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固然重要,要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永续动能。

  在自主培养人才的同时,何氏眼科集聚了50余位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临床、科研专家,就在6月,曾任欧洲眼科学委员会审查员的康斯坦丁诺斯加入何氏眼科。

  集聚高端人才,依靠科技创新,何氏眼科行稳致远。该集团成立眼组织库,组建公益筛查医疗队,沈阳何氏眼科医院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卫计委防盲治盲培训基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从先进的白内障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眼底激光治疗三大技术,到开展日间白内障手术,何氏眼科为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辽宁日报-何氏眼科6.jpg

  时代飞速发展,创新的精神和力量永恒。“完成10万例中国人群眼病样本、基因及临床表型信息库;减少盲童出生,精准防控眼科疾病;3年内建成全球最大的眼基因库。”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何氏眼科集团在谋划一盘大棋。(辽宁日报 记者 赵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