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方治干眼

  • 2020-05-13 16:30:49

中医称干眼症为白涩症,最早见于《审视瑶函》记载道“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蒙,名曰白涩”。

中医认为干眼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有:

(1)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治疗不彻底,余邪不尽,隐藏在目络所致;

(2)肺阴不足,气阴两虚,不能濡养目窍;

(3)饮食不节,或嗜烟酒,肥甘厚味,辛辣燥热之品,致使脾胃积聚湿热,清气不升,目失濡养;

(4)年老体衰,肝肾亏虚,阴血不足,目窍失养;

(5)过劳或过用目力,气衰体虚,气机衰惫,肝肾亏虚,气机不能运输精气上达目窍。

中医辨证论治

(1)肝肾不足

老年性干眼多为泪液分泌不足型,常与肝肾不足相关,肝主疏泻,调节泪液,肾主藏精又主收纳,既储存阴津,又下调水液。一但肝肾不足,肾不藏津,肝不守泪,津液干枯,则为干眼,当以育阴布津为大法,滋补肝肾,养阴生津。从整体辩证而言,即便有口干、鼻干、咽干等症状,仍以肝肾不足辩证,这是同出一辙、异病同治的道理。

(2)气阴不足

口眼干燥综合征或糖尿病等引起的干眼多与气阴不足相关。脾主运化,提供营养,如脾气不足,气不化津,会导致肝克脾土,泪液干枯。治疗多以益气养阴、健脾生津为主。

(3)肺阴不足

肺为矫脏,易蒸发津液,更年期干眼或屈光不正性干眼多为混合型干眼,多与肺阴不足相关,宜从肺治。辩证为肺阴不足,燥热伤津,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以养阴清肺,生津润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