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技术+创新模式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赋能的提案》

  • 2020-05-19 08:06:00

全国政协委员何伟

  摘要: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近视防控是一项巨大的系统性工程,近视的原因有很多种,找准病因是关键。

  建议由政府主导,通过创新技术+创新模式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赋能,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做到精准有效。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当前,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如何做好近视防控成为当务之急。

  一、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低龄、高发成为趋势。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在何氏眼科临床接诊中,55%的就诊儿童青少年存在眼肌调节异常或隐性斜视等视功能问题;约每6名儿童青少年中,就有1人携带高度近视易感基因。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今年4月21日,习总书记在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考察调研时,对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说:“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

  儿童青少年近视状况令人堪忧,近视防控刻不容缓。

  二、建议

  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的原因不仅有遗传因素,也与用眼环境、读写姿势、户外活动等外界因素有关。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

  为此,我建议:

  1、 建立“四位一体”近视防控体系

  依靠政府,在政府主导下,打造以家庭、学校、医疗机构为基础的“四位一体”近视防控体系。

  首先,建立好家长重点防控体系。

  家长要多了解科学用眼知识,带动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其次,建立好学校协助监测体系。中小学校配备具有学生眼健康检查、获取屈光状态和基础眼病数据功能的自助眼健康检查设备,校医、保健医为学生进行日常眼健康检查,实时上传、更新电子档案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同时,倡议学校保证学生每日至少2小时户外活动,设置吸引孩子走出教室的游戏和活动,调动学生户外运动热情,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另外,建立好医疗精准防控干预体系。

  医务工作者是孩子健康的守护者,“防患于未然”比“亡羊补牢”重要。

  依托医疗机构,铺设零死角的校外诊查网络,提供全面、定制式的眼健康检查,找准近视病因,精准诊断,个性化防控干预。

  一方面可以进行基因干预,最近,我们发现有三十多个易感基因的位点和致病基因的突变,对于预测青少年近视眼的发展趋势,控制它的发展进程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们从遗传角度找到基因中影响高度近视的隐患,有针对性地规避导致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而预防高度近视的发生,降低高度近视比例;一方面可进行光学干预,通过功能型镜片及角膜塑形镜等有效控制近视增长;

  另一方面还可实施功能干预,通过视觉功能训练增加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增强双眼抵御近视的能力;

  最后是药物干预,通过药品缓解视疲劳、控制近视。

  2、依托云平台 建立视力健康电子档案

  依托云端大数据平台,推动逐步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

  学生眼健康档案随学籍变化而转移,匹配唯一识别码,终身制数据持续跟踪,及时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研判,预测近视防控发展趋势,随时调整近视“重灾区”防控方案。

  针对高度近视、度数增长较快等异常病例预警提醒,学校、家长重点关注,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查、治疗。

  3、建立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教育培训体系

  一是传播近视防控知识 开辟多元渠道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借助社会力量投入近视防控,比如:建立眼健康科普馆,为传播近视防控知识注入更多新的活力。

  科普馆利用模型、道具、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技术,展示眼睛的起源、成像原理,以及近视的形成、影响因素、危害、防控办法及其他常见眼病等知识,提升儿童青少年和家长近视防控参与度。

  二是面向校医、教师、家长和学生开展眼健康知识培训、讲座和科普课堂活动,发放眼健康科普手册,指导教师和家长综合管控孩子眼健康。

  4、注重解决儿童视觉心理障碍问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近视会导致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极其不便, 尤其是高度近视眼,由于视觉空间的缩小而自我限制生活范围,性格就会越发内向,由此产生心理障碍,致使学习和生活质量低下。

  建议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将视觉心理咨询室开到医院里,对孩子进行视觉心理评估,解决儿童视觉心理障碍问题。

  以何氏眼科为例, 何氏眼科成立了国内首个眼科专科医院视觉心理咨询室,从视觉心理学、医学心理学角度和临床相融合,用专业、科学的训练方法来改善儿童视觉心理障碍、辅助提升视觉功能、提升儿童青少年学习力和心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