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席卷人类社会的新型冠状病毒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党中央的领导和指示下,我国快速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疾病防控,在医疗、民政、公安、交通等多部门的合作下,以全球领先的速度平息了疫情。与此同时,我们也再次领悟到了现代公共卫生系统信息化在确保人民健康、预防健康危机事件的发生、以及维护社会安定方面能的关键作用。此次危机也为我国现有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供了再次提升和完善的机会。
根据波塔流行病学字典,公共卫生的监测被定义为“持续系统性地收集、分析、并解释数据。及时地将结果共享于相关人员,并指导行动。为了迎战下一波人类可能面对的疫情,我国在公共卫生信息化方面可以进一步做出以下完善:
打破健康数据孤岛,充分发挥中国医疗大数据的应用优势。不同医疗健康数据的标准统一和兼容性是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虽然各层级的医疗机构和基层卫生保健院已在广范围使用电子病历系统并收集大众健康信息,但是由于电子系统提供方的设计和购买使用方的需求不同等因素,收集到的信息并未能有效汇总,并结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来指导医疗疾病控制的决策和执行。
增强多部门合作,实现医疗及医疗以外的跨领域数据共享。与上方提到的问题类似,现在除了医疗数据的结合之外,多源跨领域的数据结合可以更提前,精准,全面地提出公共卫生预警信号,实现公共卫生的一级预防。根据研究和报道,由于全球变暖,西伯利亚等极寒地带的冰雪融化可能会让更多现代人未接触过的病原体暴露在人类社会中。单独掌握医疗数据可能并不能高效探测到我们没有遇到过的疾病。所以多维度的数据分析结果可能会为探测新型病毒带来的危机提供价值。在疾病爆发初期,多部门的合作能够更好地追溯传染源,协助隔离,防止疾病的大范围暴发流行。
充分利用大数据,指导公共卫生危机后的应对机制。由于公共卫生的危机事件是罕见的,大众对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知识并不充分,也缺少平日在防备危机事件方面的模拟训练,社会各机构对于危机事件的反应可能会有参差不齐的现象。在危机发生时,就更加需要公共卫生的专业人员利用信息系统收集的数据,及时做出分析和判断,为大众提供科学的应对指导。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疾病的流行情况,确定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做出进一步防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患者诊疗信息,制定最优治疗方案,指导一线医生科学应对。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公共卫生信息化的基础上,及时、准确、全国联通的大数据,打通疫情报告“最后一公里”,是我们应对下一次公共卫生危机的利器。
因此建议:
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化技术能力建设。建议经信主管部门大力推进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结合现有的社会运行管理平台,对疫情检测、疾病管理和应急处置等信息化项目予以优先保障。加快构建基于症状、因素和事件等多元数据、多点出发的综合检测预警系统。加强卫生健康、民政、公安、交通、通讯等部门健康大数据的汇聚、调用和协同,优化信息报告、风险评估和追踪溯源。加强省际信息共享、业务协同、联防联控,打通疫情报告“最后一公里”,推动实现“全国防控一盘棋”。